新聞 觀點 綜合 視頻 入門  
機構 人物 環保 素食 科學  
首頁 - 資訊 - 往期新聞
關鍵字:  乾旱,長江,中國
長江中下游異常大旱再敲氣候變化警鐘

時間: 2011-06-01  來源: 新華網

中國長江流域未來50地面氣溫將可能上升1.5至2攝氏度,受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極端氣候發生的頻率將呈進一步增加趨勢。

一場歷史罕見的大旱將中國水資源豐富的長江中下游地區推上了尷尬境地,曾經煙波浩渺的兩大淡水湖中心區成了“草原”,濕地生態遭到嚴重破壞……有關氣象專家表示,導致大旱的直接原因是氣候異常,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這次大旱再次表明:“氣候危機”已經越來越深入地影響到民眾的生活。

監測顯示,今年前5個多月,長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區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三至八成。安徽、江蘇、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平均降水量為1954年以來同期最少。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評估,這是長江中下游自1954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較為嚴重的旱情,達到極端氣候事件標準。

記者在採訪中看到,在湖北長江邊上的一個鄉村,水田幾乎都沒有栽上秧苗,旱地剛種植下去的棉花也是“奄奄一息”,冒出來的苗還不到往年的一半高。農民在一個快見底的湖裏挑水,拿著瓢,一瓢水一瓢水地澆地。而在崗地,10米深的壓把井已經打不出水來,只能靠消防車送水來滿足人畜飲水。

民政部救災司的消息稱,湖北、湖南、安徽、江蘇、江西等長江中下游五省共有3483.3萬人遭受旱災,423.6萬人飲水困難,農作物受災面積3705.1千公頃,其中絕收面積166.8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49.4億元。

長江中下游地區遭遇這場異常乾旱,專家認為主要是由於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大氣環流發生了顯著改變。

湖北省氣象局武漢區域氣候中心副主任周月華說,受拉尼娜現象影響,自去年底以來大氣環流出現異常。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勢力整體偏弱,暖濕氣流無法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

她說,與此同時,受拉尼娜現象影響,西北氣流佔據主導地位。今年冷空氣南下頻繁,也壓制了暖濕氣流北上,一直都難以形成持續性的降水。這也造成了去年11月以來長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區的降雨偏少。

曾參與國家軟科學研究專案《氣候變化對中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影響與對策》的湖北省氣象局科技服務中心高級工程師陳正洪介紹,本次乾旱再次說明氣候變化對人們生活的影響越來越明顯。研究分析表明,氣候變暖導致低層空氣明顯變暖,大氣不穩定性增加,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的頻率和強度都有所增強,氣象災害的發生更加難以預測。

他說,這次的天氣災害是以異常乾旱的形式表現出來,其實在之前已經有所顯現。以湖北為例,歷史資料表明,雖然近幾十年降水總量幾乎沒有變化,但降水的時間分佈,降水的區域分佈出現了明顯變化,也就是說降水呈現出了時間短、強度大、小區域的特點,這也就意味著無降水日數明顯增長,降水往往以極端的暴雨形式出現。

陳正洪說,過去湖北春節氣象預報有個專用名稱叫“春季連陰雨”,現在出現的頻率越來越少,長江中下游春季綿綿細雨現象也漸漸減少,反倒是“秋冬連旱”“冬春連旱”這樣的詞語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長江中下游地區。

世界自然基金會2008年發佈的《長江流域氣候變化脆弱性與適應性研究》報告顯示,在過去幾十年氣候變暖的過程中,尤其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長江流域洪澇災害發生的頻率正日益加大,極端嚴重的洪災、冰雪災害及乾旱事件有增加的趨勢。

報告預測說,中國長江流域未來50地面氣溫將可能上升1.5至2攝氏度,受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極端氣候發生的頻率將呈進一步增加趨勢。

湖北省氣象局局長崔講學介紹說,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包含兩個層次的含義,一方面是適應氣候變化,變弊為利,減少損失;另一方面需要延緩氣候變化。從適應變化而言,需要各地地建立高效專業的應急機制,而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在生活方式上也要做出相應的改變;從延緩變化而言,則是要從根本上建立起延緩氣候變化的體制與機制。


相關文章
寵物 | 再爆疑似中國遊客在泰國虐殺流浪動物
綜合 | 揭秘地下鯊魚鰭走私團夥
綜合 | 血染西南印度洋
新聞 | 2023年中國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綜合 | 中國拒絕關閉國內穿山甲市場是否意味著該物種的終結?
歷史 | 中國古代官方的禁屠令
好人好事 | 歷盡劫難 九死一生 近百隻中國狗狗獲救到達美國
視頻 | 中國的毛皮市場
新聞 | 世界氣象組織:未來5年升溫暫時達到1.5°C的可能性增大
新聞 | 聯合國調查:全球近三分之二人視氣候變化為緊急危機
新聞 | 紐西蘭宣佈進入氣候緊急狀態
新聞 | 2030年氣候變化可能使全球1.32億人陷入極端貧困
新聞 | 北極10月海冰面積創新低
新聞 | 北冰洋甲烷沉積物開始釋放氣體
新聞 | 聯合國:人們的膳食結構應該向更加素食的方向轉變
新聞 | 世界觀察研究所:牲畜及其副產品的溫室氣體排放至少占51%
生活 | 紐約市健康與醫院集團已向患者提供超過 200 萬份植物性膳食
綜合 | 法國伊芙琳省被盜橡木運往中國
視頻 | 成為純素食者 以避免人類文明遭太陽風暴重創
動物實驗 | 韓國首爾禁止在小學、初中和高中進行動物解剖
觀點 | IPCC低估了畜牧業的暖化效應
新聞 | 奧運選手簽署公開信 呼籲舉辦素食奧運會
詹姆斯·漢森 | IPCC 沒有準確估計氣溶膠的冷卻效應
新聞 | 詹姆斯·漢森:2度的目標已“不可能”實現
新聞 | 2024年全球氣溫再創歷史新高
新聞 | 聯合國承認兒童有權免于接觸暴力的行為(包括針對動物的)
反虐待動物法 | 古代印度文明的動物福法規
寵物 | 反虐待動物法是解決流浪動物的唯一辦法
政府 | 丹麥發佈世界上第一個植物性食品國家行動計畫
名人 | NBA & WNBA 球員中的純素食者
歷史 | 孫中山對素食主義的觀點和實踐
健康 | 推廣和支持素食的醫生
視頻 | 一百多名醫生在白宮前呼籲素食
編者的話 | 假如有末日方舟……
編者的話 | 我為什麼不相信他們能解決氣候問題
機構組織 | 植食條約運動
生活 | 精選9所國外純素幼稚園和小學
UNFAO | 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必須轉向健康和可持續的飲食方式
機構組織 | G20國家的飲食方式正在摧毀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