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觀點 綜合 視頻 入門  
機構 人物 環保 素食 科學  
首頁 - 人物 - 詹姆斯•漢森
關鍵字:  氣候模型,詹姆斯·漢森
令人遺憾的引用

時間: 2009-03-29  

作者: 詹姆斯•漢森

我總是要明確的表明,我們的結論是基於(1)地球的歷史資料,歷史上在強力條件下它是如何反應的;(2)觀測現在所發生的;(3)模型

明天的紐約時報雜誌關於弗裏曼·戴森(Freeman Dyson)的文章"The Civil Heretic"(民眾的異端者)中引用了我所說的不適宜的話,大意是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這些話顯得有些輕視和感情用事。

這是對一位元記者[注1]未加思索所說的話,該記者一直固執地想採訪我,而我並不想接受其採訪。我接受自己措辭草率的責任,並將向弗裏曼·戴森道歉,因為他值得尊敬。

你可能會猜出我所指的是問題的關鍵不是有人反對,而是有人利用這些反對而達到既得的影響。

其實有反對意見並沒有什麼不好,即使是持反對意見的人對相關的專業知識不甚瞭解。確實,真正的科學要不斷質疑假設和結論。不過,政府要從最權威的資訊來源而不是從雜誌文章中獲得其建議。在美國最權威的資訊來源是美國國家科學院。

美國本屆政府並未徵求這樣的建議,加上“碳排放總量管制與碳交易”一直都只在泛泛而談,這些理應是非常令人關注的問題。我訪問其他國家所得到的經驗是,多數的政府不想聽取其科研機構的建議,或許因為他們害怕聽到“停止建造(煤)發電廠!”這樣的建議。這些政府的環保形象都是名不符實的,一方面佯稱通過制定目標和限制碳排總量來應對氣候變遷,但另外一方面又繼續建造煤發電廠,甚至探究非傳統的化石燃料和煤炭液化。

我會很快發表一些關於碳排放總量管制與碳交易的文章(“信奉末日聖殿”)。讓政府抵制顯而易見的事實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或許遊說預算的審計會使之變得不那麼難以置信)。這並沒有什麼深奧的東西。如果我們要走向能源獨立並解決氣候問題,我們必須停止用公眾的錢補貼化石燃料,並且對碳排放定出一個價格。

我的建議是徵收碳費並將其100%用於津貼,碳費的合理起價(對石油、天然氣和煤礦的開採或入境口岸)相當於1美元/每加侖汽油(115美元/每噸二氧化碳) 。以2007年的燃料用量來計算,這樣會得到每年6700億美元的收入,100%返回給公眾(按月以電子存款存在銀行帳戶或借記卡上),返回的津貼對每個成年合法居民大約是3000美元/年,對有2個或者3個小孩的家庭為9000美元/年。這筆錢多到足以影響消費者的產品及生活方式的選擇,投資和新發明。當然,所有其他的事情(車的規範,設備和建築的效率,智慧電網,水電及煤氣的盈利動機等)也是需要的,但也需要不斷提升的碳價格來使這些行之有效,並最有效地推動我們超越化石燃料,走向更清潔的世界。

注1:該記者留下的印象是,我的結論主要是根據氣候模型。我總是要明確的表明,我們的結論是基於(1)地球的歷史資料,歷史上在強力條件下它是如何反應的;(2)觀測現在所發生的;(3)模型。以下是掛斷與該記者的電話後,發給他的簡短說明:

我在維琪百科上查找了弗裏曼·戴森,上面對他關於“全球變暖”看法的描述如下。如果這是對他現在所說的一個準確描述,其實還是相當合乎情理的(我曾聽說他僅是又一個反對者)。但是,這也表明,他是根據“對全球變暖的關注是基於氣候模型”這個錯誤的印象出發的。實際上,在我們的認識判斷中,氣候模型只占非常小的一部分。我們主要依據歷史上,地球如何對邊界條件的變化做出的反應,以及它現在面對持續變化的反應。

如果維琪百科上的資料是對他的立場的準確描述,那麼對他我唯一想說的是,他應該謹慎,除非他願意先認真研究這門科學,最好不要對全球變暖發表公眾輿論。他的科學哲學是準確性和思想開放,與費曼和其他偉人的哲學相符。但如果他要涉及對人類和地球的其他生命有重大影響的事情,那麼他首先應該做他的功課──認真研究全球暖化──顯然他沒有這樣做。我擔心的是,由於他在其他方面的成就,民眾可能會想當然地認為他已經做了詳細的研究,使人們對他的觀點予以不應有的重視。

吉姆·漢森

原文下載

翻譯:蘭蘭 校對:Jennifer Wang


相關文章
科學 | 臨界點(Tipping Points)
圖書 | 《環境風暴──氣候災變與人類的機會》
新聞 | 今年的全球氣溫未必能破紀錄
視頻 | 採訪詹姆斯•漢森
新聞 | 氣候問題刻不容緩
新聞 | 頂級氣候科學家詹姆斯•漢森獲挪威環境獎
新聞 | NASA: 2009年的溫度第二高,近十年是最熱的十年
新聞 | 頂級氣候科學家詹姆斯•漢森:有如此缺陷的哥本哈根協議,不如簽不成
新聞 | 研究人員指出:人們對甲烷的溫室效應估計過低
新聞 | 詹姆斯•漢森:抗擊氣候變遷,期限僅剩四年
新聞 | 美科學家率先警告地球暖化受表彰
新聞 | 詹姆斯•漢森向北海道洞爺湖八國峰會進言“停止對煤炭的依存”
新聞 | 詹姆斯•漢森:這是最後的機會了
新聞 | 本世紀末孟加拉註定將被海浪吞沒
新聞 | 科學家:北極在呼叫
新聞 | 詹姆斯•漢森:全球變暖嚴重程度仍被低估
詹姆斯·漢森 | 中國可以拯救人類
詹姆斯·漢森 | 氣候變遷的代價
詹姆斯·漢森 | 我的兒孫們所面臨的風暴
詹姆斯·漢森 | 詹姆斯·漢森致中國讀者的信
生活 | 紐約市健康與醫院集團已向患者提供超過 200 萬份植物性膳食
綜合 | 法國伊芙琳省被盜橡木運往中國
視頻 | 成為純素食者 以避免人類文明遭太陽風暴重創
動物實驗 | 韓國首爾禁止在小學、初中和高中進行動物解剖
觀點 | IPCC低估了畜牧業的暖化效應
新聞 | 奧運選手簽署公開信 呼籲舉辦素食奧運會
詹姆斯·漢森 | IPCC 沒有準確估計氣溶膠的冷卻效應
新聞 | 詹姆斯·漢森:2度的目標已“不可能”實現
新聞 | 2024年全球氣溫再創歷史新高
可持續 | 棕櫚油的環境危害
可持續 | 竹制傢俱更環保
再生紙 | 非木漿是生活用紙的未來
轉基因 | 孟山都在法國被判有罪
再生紙 | 一本書問世,一片樹林倒下?
生態社區 | 全新的我們
圖片 | 海洋垃圾带
新聞 | 地球可能進入第六次大滅絕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