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漢森等NASA權威氣候科學家解釋近期氣溫異常變冷的原因是:「2009年12月極地和北半球中緯度間空氣交換明顯異常。北極冷空氣席捲北美洲和歐洲,中緯度地區空氣則直入北極。」
編者按:本文為詹姆斯·漢森等人發表的文章摘譯。文中,詹姆斯·漢森等NASA權威氣候科學家解釋近期氣溫異常變冷的原因是:“2009年12月極地和北半球中緯度間空氣交換明顯異常。北極冷空氣席捲北美洲和歐洲,中緯度地區空氣則直入北極。”而且,“但從長期來看,北極波動指數逐月之間的波動變得更大了,預示冬天還會有更多的異常天氣,包括寒冷”。文章中雖只分析12月的資料,但其結果也應適用於2010年1月北半球,包括中國等地區的低溫天氣。
從上圖7(a)可以看出,此次寒冷天氣只是局部地區的異常,並無全局性,例如,北極地區的溫度有相應的增高。
以下是本文的摘譯:
美國宇航局哥達德太空研究所地表溫度監測資料顯示,剛過去的2009年是近130年來氣溫“第二高”年份,僅次於有氣溫記錄以來的最熱年份2005年。根據資料,去年全球平均氣溫比1951年至1980年期間上升0.57攝氏度;南半球平均氣溫比1951年至1980年期間上升0.49攝氏度。
不過,HadCRUT(哈德利研究中心(Hadley Research Centre)及英國東英吉利大學氣候研究中心(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Climate Research Unit)的合稱,這一機構部分研究員參與撰寫了IPCC的報告──譯者注)的氣溫分析報告說,1998年才是有記錄以來氣溫最高年份。
研究人員觀測到的全球變暖趨勢似乎和部分民眾對氣候變遷的認知相互矛盾。幾種常見論調如下:“全球變冷是近十年來趨勢”;“1998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全球變暖止於1998年”。這些言論反復出現,有些人逐漸接受,信以為真。
此外,美國2009年夏季部分地區“涼爽反常”、北半球大部分地區12月寒冷異常似乎也強化一些人對“全球變冷”的感性認識。然而,我們(NASA)對氣溫資料分析後認為,這些觀點不正確。
我們首先分析為何美國宇航局哥達德太空研究所和HadCRUT就“最熱年份”得出不同結論,然後在全球氣溫背景下考量2009年局部地區氣溫異常現象。
不論測算全球還是半球平均氣溫,都需考慮短期和長期變率。測算平均氣溫時包含年份越多,越能抵消厄爾尼諾-拉尼娜現象、太陽黑子活動等對氣溫造成的週期性影響。通過測算多年平均氣溫可發現,全球變暖是長期趨勢,這一趨勢在過去三十年間持續且逐漸強化。
美國航天局和HadCRUT分析資料不同之處是,美國航天局對氣溫資料進行添加和推測,假定眾多未設氣象監測站的地點存在氣溫異常,尤其是一個以上氣象監測站1200公里範圍內的全部“盲點”地區。
美國航天局這一分析的依據是,氣溫異常通常在大範圍出現。例如,美國紐約冬季氣溫異常寒冷,則費城也可能寒冷。這說明,也許依據離某地最近氣象監測站氣溫資料推測這一地區氣候異常要比剔除這一地點作全球氣溫分析更合理。
HadCRUT的氣溫分析就未考慮這些影響因素。可以說,一旦剔除“盲點”地區資料,兩家機構就能得出類似結論。
我們更有信心得出另一結論,即過去數十年間地球變得更熱而不是更冷。為何有人對仍對全球變冷這一錯誤結論堅信不疑?有人可能混淆了局域性短期氣溫異常和全球氣溫變化趨勢。
例如,一名博友寫道:“我懷疑那些拿寒冷天氣說事兒(全球變冷)的人。他們忘記全球變暖是全球性變化、一種趨勢,而不是日常現象。我聽到有人說,今冬最近48天實在寒冷。至少在阿拉斯加這不是事實。”他列舉阿拉斯加某地耶誕節未出現降雪,而另外一地某天氣溫零下0.5攝氏度,“我不能因為這兩地冬季天氣溫暖就得出全球變暖結論”。
資料顯示,2009年12月北半球中緯度地區氣溫異常現象強烈。西伯利亞地區月平均氣溫同比降低8攝氏度。與此同時,北極地區氣溫同比上升7攝氏度。此外,美國和加拿大大部分地區今年6至8月間氣溫同比降低1攝氏度,這是全球最顯著的氣溫異常現象之一。
如何解釋大範圍局域性異常低溫和全球變暖之間的矛盾?這些異常低溫波動到底有多罕見?它們和全球變暖是否有關、是否相悖?
2009年12月極地和北半球中緯度間空氣交換明顯異常。北極冷空氣席捲北美洲和歐洲,中緯度地區空氣則直入北極。極地冷空氣進入中緯度地區的強度與北極波動指數(Arctic Oscillation Index)有關,這一指數隨地表氣壓變化而變。北極波動指數為正時,北極地區受低氣壓控制,中緯度地區氣流得以強勢且持續地由西至東流動,極地冷空氣被“鎖在”家中動彈不得;當北極波動指數為負值時,極地受高氣壓控制,中緯度風帶勢力較弱,極地冷空氣得以長驅直入。
圖8顯示,2009年12月,北極波動指數出現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最極端負值(紅色箭頭所指──編者注)。
圖9顯示,北極波動指數與美國氣溫高度相關,大範圍氣溫異常通常出現在冬季。
圖10顯示,與冬季相比,北極波動指數與夏季氣溫的相關度不明顯,且波動幅度較小。2009年北極波動指數 是一個很大的負值,與該年美國的“冷夏”有關。北極夏天的海冰很可能影響北半球大陸的氣溫,但迄今為止,由於海冰的融化的資料非常少且年份也少,所以不足以做經驗分析。
我們得出結論,2009年12月是極其異常的月份。北極高壓可以認為是12月極端天氣的原因。但沒有明顯的證據顯示2009年12月的情況會頻繁地出現。相反,正如因溫室氣體增加所預料的那樣,暖冬使北極波動指數朝著正增長的趨勢方向發展。但從長期來看,北極波動指數逐月之間的波動變得更大了,預示冬天還會有更多的異常天氣,包括寒冷。
當然,北極波動指數並不能解釋氣溫異常,因為它僅能反映這一現實。不過,一些研究人員長期致力於運用北極波動指數協助解釋氣溫異常現象與溫室氣體間的關係。一些研究論文指出,二氧化碳增加致使平流層溫度降低,繼而引發更強烈氣流波動,導致北極波動指數趨向正值。
當然,北極波動指數不是唯一改變北極冷空氣“突襲”中緯頻率的因素。例如,北極冰川融化對北極和中緯度空氣交換影響如何?自2007年北極冰川迅速融化以來,研究人員還未收集到足夠證據。我們僅能得出的結論是,2009年12月氣溫高度異常,北極波動指數可稱為12月極端氣象的“原因”。
討論近期出現的局域性氣溫異常和長期氣溫趨勢時,應記住一條底線:不存在全球變冷趨勢。在人類控制住溫室氣體排放以前,我們可以預期,未來每個十年都會比上個十年更熱。
翻譯:HC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