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觀點 綜合 視頻 入門  
機構 人物 環保 素食 科學  
首頁 - 資訊 - 往期新聞
關鍵字:  氣溶膠,煤炭,二氧化碳
“棄煤用氣”未必能遏制全球變暖

時間: 2011-09-11  來源: 《時代》雜誌 新華社

作者: 布賴恩•沃爾什

煤炭燃燒時產生的煙霧和污染其實幫助阻擋了陽光,從而降低了地球溫度,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碳引發的變暖效應。

眾所周知,燃燒富含碳的煤炭是人為溫室氣體排放的頭號罪魁禍首。正因如此,環保組織才為說服美國棄用煤炭而付出了極大努力。

如此說來,拜技術發展所賜,美國和其他許多國家得以使用葉岩氣等儲量巨大的新能源,這聽起來像是個好消息,至少對氣候而言是如此。作為燃料,天然氣比煤炭清潔,而且比煤炭的碳含量低得多,就目前來說,價格也比大多數可再生能源低廉得多。因此,葉岩氣應該能減緩氣候變暖的速度,真是這樣嗎?

也許不儘然。在《氣候變化通訊》雜誌即將刊登的一項新研究報告中,全國大氣研究中心的研究員湯姆·威格利分析了大量資料,發現放棄煤炭而改用天然氣無助於遏制氣候變暖,如果採取特定的生產方法,可能反倒會加快變暖速度。

的確,煤炭的碳含量遠遠高於天然氣,在燃煤發電時,碳最終進入大氣,加劇了溫室效應。但是,煤炭中含有的不光是碳,還有大量硫黃、灰和其他污染物。煤炭燃燒時,硫黃和其他顆粒也會排放到大氣中,由此產生的煙霧和污染其實幫助阻擋了陽光,從而降低了地球溫度,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碳引發的變暖效應。

此類污染物在天然氣中的含量要少得多。威格利建立複雜的氣候模型後發現,如果把煤炭用量減少50%,把天然氣用量增加相應幅度,由於煤炭中含有的硫黃和其他阻擋陽光的污染物減少,今後40年的全球變暖幅度將微增0.1華氏度。氣候變暖的幅度取決於天然氣開採可能導致的甲烷平均洩漏量。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而甲烷本身就是重要的溫室氣體,在天然氣生產過程中,少量甲烷可能會進入大氣,加劇溫室效應。如果甲烷洩漏量約為2%(這還算是相當樂觀的估計),改用天然氣就會不斷加劇變暖,直到21世紀末。洩漏的甲烷越多,變暖的趨勢就持續得越久。

威格利的研究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放棄使用天然氣並繼續燃燒煤炭。儘管硫黃和炭灰能減緩全球變暖的速度,但會對人類的健康產生直接危害,所以少用煤炭符合我們的利益。

不過,威格利的研究提醒我們:無論業內人士抱有多麼熱切的願望,天然氣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萬靈藥。


相關文章
詹姆斯·漢森 | 岩石風化吸收二氧化碳的方法
新聞 | 研究: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達2300萬年以來最高
新聞 | 400 萬年以來南極二氧化碳濃度首次達到 400 ppm
新聞 | 氣候阿波羅計畫:要使清潔能源比煤便宜
新聞 | 全球大氣監測站多個站點CO2濃度超400ppm閾值
新聞 | 今年5月大气CO2浓度将创纪录
新聞 | 去年全球碳排放一百億噸 比1990年上升49%
新聞 | 世界氣象組織稱全球溫室氣體含量創新高
新聞 | 世界氣象組織:未來5年升溫暫時達到1.5°C的可能性增大
新聞 | 聯合國調查:全球近三分之二人視氣候變化為緊急危機
新聞 | 紐西蘭宣佈進入氣候緊急狀態
新聞 | 2030年氣候變化可能使全球1.32億人陷入極端貧困
新聞 | 北極10月海冰面積創新低
新聞 | 北冰洋甲烷沉積物開始釋放氣體
新聞 | 聯合國:人們的膳食結構應該向更加素食的方向轉變
新聞 | 世界觀察研究所:牲畜及其副產品的溫室氣體排放至少占51%
生活 | 紐約市健康與醫院集團已向患者提供超過 200 萬份植物性膳食
綜合 | 法國伊芙琳省被盜橡木運往中國
視頻 | 成為純素食者 以避免人類文明遭太陽風暴重創
動物實驗 | 韓國首爾禁止在小學、初中和高中進行動物解剖
觀點 | IPCC低估了畜牧業的暖化效應
新聞 | 奧運選手簽署公開信 呼籲舉辦素食奧運會
詹姆斯·漢森 | IPCC 沒有準確估計氣溶膠的冷卻效應
新聞 | 詹姆斯·漢森:2度的目標已“不可能”實現
新聞 | 2024年全球氣溫再創歷史新高
寵物 | 再爆疑似中國遊客在泰國虐殺流浪動物
綜合 | 揭秘地下鯊魚鰭走私團夥
生活 | 中國《植物基肉製品》團體標準可能嚴重誤導消費者
綜合 | 血染西南印度洋
綜合 | 非盟通過驢皮出口禁令
綜合 | 中國拒絕關閉國內穿山甲市場是否意味著該物種的終結?
可持續 | 紅木傢俱的背後是生態災難、腐敗和血腥浩劫
詹姆斯·漢森 | 中國可以拯救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