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觀點 綜合 視頻 入門  
機構 人物 環保 素食 科學  
首頁 - 資訊 - 往期新聞
關鍵字:  氣候變化,海洋,碳吸收
氣候變遷導致海洋碳吸收能力下降

時間: 2011-07-18  來源: 人民網

如今的海洋是否還能以同樣的效率進行碳吸收,科學界仍然存疑。

日前,《自然地球科學》線上刊物發表一項新研究顯示,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海洋二氧化碳吸收能力逐步下降。

作為地球上最大的碳吸收劑載體,海洋大約吸收了人類碳排放量的1/3,減少了大氣中的含量,延緩了氣候變遷。但對於如今的海洋是否還能以同樣的效率進行碳吸收,科學界仍然存疑。

據每日科學網站報導,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森分校助理教授蓋倫·麥金利(Galen McKinley)和哥倫比亞大學、法國皮埃爾·瑪麗·居裏大學的科學家們聯合發表了該研究成果。研究提供了氣候變遷導致海洋碳儲存能力降低的第一手觀測證據。

過去,科學家們只能依靠現有的海上交通方式,在航道沿線及其他一些區域採集資訊。由於採樣點的缺乏,許多研究只能通過有限的海域推測更廣闊的海洋的趨勢。但此次研究卻結合了1981至2009年的已有資料,擴大了分析範圍。

研究發現,海洋存在很強的自然變異能力,經常以突發的改變掩蓋長期性的變化。麥金利的團隊發現,在10到15年的時間範圍內研究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表面趨勢,結論高度依賴於觀測的時間和地點。而海洋的可變性極強,至少需要分析25年的資料,才能發現在大氣中的溫室氣體積累所造成的真正影響。

通過近30年來北大西洋表面二氧化碳含量變化趨勢的分析,研究人員發現,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增加量很大程度上與海洋的吸收量呈正比,但隨著海水溫度的增加,海洋的融解能力呈下降趨勢。

麥金利指出,未來海洋不需要吸收和以往同樣多的碳來保持平衡,因為在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時,海水溫度也在升高,對北大西洋亞熱帶環流的研究提供了有力證據。她還表示,現有資料獲取方式還需改進,目前的類型分析需要擴展到其他的海洋。


相關文章
UNDP | UNDP:全球80%的人口希望政府加強氣候行動
圖片 | 被塑膠垃圾纏死的海龜
綜合 | 揭秘地下鯊魚鰭走私團夥
觀點 | 科學家:減少畜牧產品消費對實現氣候目標非常重要
新聞 | 全球近1.4萬名科學家警告:忽視氣候變化將帶來“難以言表的痛苦”
金星 | 金星曾像地球一樣 是氣候變化導致其不可居住
新聞 | 聯合國: 氣候變化是自然災害增加的最主要原因
觀點 | 西伯利亞的高溫熱浪與氣候變化緊密相關
新聞 | 世界氣象組織:未來5年升溫暫時達到1.5°C的可能性增大
新聞 | 聯合國調查:全球近三分之二人視氣候變化為緊急危機
新聞 | 紐西蘭宣佈進入氣候緊急狀態
新聞 | 2030年氣候變化可能使全球1.32億人陷入極端貧困
新聞 | 北極10月海冰面積創新低
新聞 | 北冰洋甲烷沉積物開始釋放氣體
新聞 | 聯合國:人們的膳食結構應該向更加素食的方向轉變
新聞 | 世界觀察研究所:牲畜及其副產品的溫室氣體排放至少占51%
健康 | 新研究發現:純素食與雜食的增肌效果並無差異
生活 | 紐約市健康與醫院集團已向患者提供超過 200 萬份植物性膳食
綜合 | 法國伊芙琳省被盜橡木運往中國
視頻 | 成為純素食者 以避免人類文明遭太陽風暴重創
動物實驗 | 韓國首爾禁止在小學、初中和高中進行動物解剖
觀點 | IPCC低估了畜牧業的暖化效應
新聞 | 奧運選手簽署公開信 呼籲舉辦素食奧運會
詹姆斯·漢森 | IPCC 沒有準確估計氣溶膠的冷卻效應
新聞 | 詹姆斯·漢森:2度的目標已“不可能”實現
機構組織 | 植物大學運動
好人好事 | 世界上第一家純素醫院
視頻 | Animal Rebellion:我們不會停止,也不會放棄
視頻 | 致世界領袖的緊急信息
圖片 | 愛爾蘭公交純素廣告運動
好人好事 | 住在樹上738天的環保人士茱莉亞•希爾
觀點 | 全球人口爆炸只是一個傳說?
歷史 | 伊斯蘭對動物屠殺說不
歷史 | 為孔子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