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發佈《2007-2008年人類發展報告》:應對氣候變遷──分化世界中的人類團結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星期二發佈了《2007-2008年人類發展報告》。報告列舉了氣候變化給人類發展帶來的一系列嚴重影響和威脅,並提出了在21世紀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下的目標。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星期二發佈了《2007-2008年人類發展報告》。報告列舉了氣候變遷給人類發展帶來的一系列嚴重影響和威脅,並提出了在21世紀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下的目標。

報告指出,自工業化時代以來,地球氣溫已經上升了0.7℃,人類已經經歷了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乾旱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增多等全球變暖導致的後果。如果現在不採取有效行動,人類將難以承受氣溫進一步大幅升高的後果。

報告呼籲對氣候變遷問題採取雙軌解決辦法,一方面緩解氣候變暖,力爭在21世紀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內,另一方面加強適應氣候變遷的國際合作,這兩個方面同等重要。

為實現本世紀將氣候變暖幅度控制在2℃的目標,發達國家到2050年需要將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礎上減少80%,發展中國家需要減少20%。

為此,報告提出了“碳預算”的概念,以期世界在本世紀將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控制在1萬4560億噸以下,並希望到2050年世界的總體溫室氣體排放量在90年的基礎上削減50%。

報告的主要撰寫者烏加斯(Cecilia Ugaz)指出,按照這個預算,21世紀平均每年人類只能排放145億噸二氧化碳,而在2004年,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已經達到290億噸,這說明排放已經超標一倍,大大超過了生態的可持續範圍。

烏加斯指出,英國擁有6000萬人口,它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超過埃及、尼日利亞、巴基斯坦和越南的總和。美國德克薩斯州有2300萬人,它的排放量相當於撒哈拉以南非洲7億2000萬人的排放量。因此,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存在顯著的不平衡,在責任承擔方面應當體現公平。

同時,烏加斯強調,儘管發展中國家需要發展和增長,但它們不應當犯發達國家犯過的錯誤,起碼在技術上要跳躍式前進,以減少對於環境的影響。

 

氣候變遷可能導致人類發展出現史無前例的倒退

巴西利亞,2007年11月27日──各國政府將齊聚印尼巴厘島,商討《京都議定書》的未來,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編制的《人類發展報告》提醒人們:全世界都應關注氣候變遷對發展的影響,這種影響可能導致減貧成果、人類的營養、健康和教育出現前所未有的倒退。

本期報告──《應對氣候變遷:分化世界中的人類團結》──描述的全球變暖帶來的威脅令人觸目驚心。 報告指出,世界正在走向一個“臨界點”,一旦越過這個臨界點,最貧窮的國家及其最貧窮的國民將難以擺脫迅速下降的命運,上億人將營養不良、缺水、面臨生態威脅、喪失謀生手段。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署長凱末爾·德爾維什(Kemal Dervis)評論說:“氣候變遷將最終威脅整個人類。窮人對我們積欠的生態債務並無責任,但正是他們承受了最直接、最嚴重的損失。”

本報告推出之際,正是達成2012年後多邊協議談判的關鍵時刻(《京都議定書》的當前承諾期到2012年結束)。報告呼籲採取“雙軌”解決方案:一方面實施嚴格的減排措施,將21世紀的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的閾限內,同時加強適應氣候變遷的國際合作。

在減排方面,本報告作者呼籲發達國家起到帶頭作用,到2050年在1990年的基礎上至少減排80%。本報告建議採取多種措施,包括徵收碳稅、實行更嚴格的限額-交易方案、通過能源法規、以及開展國際合作,為低碳技術轉讓提供資金支援。

在適應方面,本報告提醒人們,應對氣候變遷能力的不平等越來越成為導致國內外更多不平等問題的重要原因,並呼籲富裕國家將適應氣候變遷作為國際減貧合作的核心議題。

本報告主筆凱文· 沃特金斯(Kevin Watkins)說:“我們發出了行動的號召,而不是傳播消極情緒。只有堅定信念,攜手合作,才能戰勝氣候變遷。坐視機遇之窗關閉,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道德淪喪和政治失敗。”他認為巴厘島會談是將世界窮人利益作為氣候變遷談判核心內容的唯一機會。

本報告指出,氣候變遷對生態的影響將通過某些途徑波及到窮人。報告作者重點關注每日生活費不足2美元的26億貧困人口,並告誡人們,全球變暖的威力可能使以往數代取得的進步停滯不前,並發生倒退。《應對氣候變遷》指出了氣候變遷對人類發展的以下幾點威脅:

人類發展報告的作者闡述了從一項新研究中得出的證據,指出氣候變遷可能給人類造成的損失被大大低估了。旱澇風暴等氣候災害已經成為加劇貧困和不平等的主要因素,而全球變暖加深了它們的影響。隨著氣候繼續發生變化,這些災害將更頻繁、更猛烈。

報告中說:“對數百萬人而言,這些災害事件將使他們長期陷入貧困的窘境,處於不利地位。”災害不但威脅生命,帶來諸多苦難,還會毀壞資產,導致營養不良,兒童輟學。本報告發現,在埃塞俄比亞,幼年遭受旱災的兒童出現營養不良的幾率比正常兒童高36%,也就是說,營養不良兒童將增加200萬。

本報告重點關注氣候變遷對世界貧困人口的直接威脅,同時也提出警告:應對氣候變遷的努力一旦失敗,後代子孫將遭受生態災難。報告特別指出,南極西部大冰原崩潰、冰川消退、以及海洋生態承受的壓力將從各個方面威脅全人類。

德爾維什先生說:“不確定性固然存在,但不能確定未來災害的規模,並不是無動於衷的理由。大力減緩氣候變遷是我們為預防將來可能出現的大風險而支付的保險費。《應對氣候變遷》是我們對目前人類發展的承諾,我們要創造一個子孫後代能安享生態安全的世界。”

避免危險的氣候變遷

《人類發展報告》的作者呼籲各國政府制訂防止危險氣候變遷的共同目標,建議將比工業化前溫度高2℃(3.6華氏攝氏度)作為閾限(當前水準是0.7℃)。

為將溫度上升幅度控制在這一閾限內,本報告借助新型氣候模型,建議實行“21世紀碳預算”。根據這一目標,碳預算確定了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在一項反映未來挑戰嚴重程度的研究中,本報告估計,假如當前的氣候變遷趨勢沒有變化,21世紀的碳預算到2032年將全部用盡。作者提出警告,以目前的趨勢,地球溫度的上升幅度很可能突破4℃的閾限,而不是僅僅是2℃。

《人類發展報告》提出了巴厘島談判中的一些關鍵問題。主要發展中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逐漸增加,造成一些威脅,作者認為北方國家政府必須積極主動,儘早大幅減排。作者指出,富裕國家對當前問題負有主要歷史責任,碳足跡比貧窮國家深得多,而且富裕國家有財力、有技術採取行動。

沃特金斯先生說:“如果發展中國家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北美的人均水準,那我們需要九個地球大氣層才能應付由此造成的後果。”

《人類發展報告》採用圖示框架,描述了避免危險氣候變遷應採取的排放路徑,並提出以下建議:

報告作者按照這一基準進行衡量後發現,發達國家設定的許多目標都達不到要求,大部分發達國家甚至連適度減排都沒有做到(《京都議定書》規定,適度減排即在1990年水準上平均減排約5%)。儘管有些國家制訂了較高的減排目標,但很少能按照規定的氣候安全目標制訂具體的能源政策。

對未來排放量的設想更清楚地預示了未來挑戰的嚴重性。照目前的趨勢發展下去,預計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增加50%。人類屆時將不得不面對危險的氣候變遷。沃特金斯先生說:“問題的癥結在於全球能源系統同支撐地球的生態系統發生衝突,要想再次恢復這兩個系統的和諧,我們必須在管理、市場激勵和國際合作上做出根本性轉變。”

《應對氣候變遷》確定了一系列使各國氣候安全宣言和能源政策言行一致、避免危險氣候變遷的政策,以下列舉了最重要的幾項:

《人類發展報告》運用經濟建模,發現從現在到2030年,將溫室氣體濃度穩定在450ppm(百萬分率)的年均花費不超過世界國內生產總值的1.6%。德爾維什先生提醒道:“儘管這筆開支相當可觀,但從對經濟、社會、人本身的影響來看,我們無動於衷造成的損失更大。”報告還指出,避免危險氣候變遷的費用還不到目前世界軍費開支的三分之二。

適應氣候變遷的努力被忽視了

《應對氣候變遷》強調在中期內減緩氣候變遷的重要性,同時提醒人們不要忘記:我們還面臨著適應氣候變遷帶來的種種問題。報告指出,即使採取了嚴格的減排措施,21世紀上半葉,地球溫度仍將持續上升。為防止氣候變遷導致人類發展大倒退,也為了預防減排措施不足造成巨大危險,適應氣候變遷勢在必行。

本報告指出,各國適應氣候變遷的能力存在很大差異。富國的政府發揮了主導作用,大力投資建設氣候變遷防禦系統;然而正如前開普頓大主教德斯蒙德·圖圖(Desmond Tutu)在給本報告的專稿中指出,在發展中國家,“人們只能守著自己有限的資源聽天由命”,世界正在步入“適應氣候變遷的種族隔離”。

沃特金斯先生說:“從長期來看,氣候變遷將給富裕國家帶來嚴重的生態挑戰,對此沒人有意輕描淡寫,但在短期內,易受氣候變遷影響的對象不是曼哈頓下城和倫敦,而是集中在孟加拉的洪災易發區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旱災易發區。”

《人類發展報告》顯示,適應氣候變遷的國際合作進展緩慢。報告中說,目前通過多邊融資機制用於適應氣候變遷的資金總額為2600萬美元,約相當於英國一周的抗洪費用。報告作者同時指出,高昂的交易費用是現行融資機制有一大弊端。

報告提出應進行以下幾項改革:

《應對氣候變遷》得出結論認為:“由來已久的碳密集型增長模式和富國的恣意消耗在生態上是不可持續的,這是氣候變遷帶來的最慘痛的教訓之一。”但報告作者認為:“只要採取正確的改革,在保證經濟增長的前提下,將溫室氣體排放量降到可承受的水準,還為時不晚。繁榮發展與氣候安全並不矛盾。”

來源:聯合國開發計畫署中文網

 

UNDP:氣候變遷或使人類發展倒退

如果不儘快採取措施的話,氣候變遷很可能使得整個人類的發展出現倒退;而全世界的貧困人口更將成為最直接的受害者。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今天(11月28日)在北京正式發佈的《2007/2008年人類發展報告》,以極其嚴厲的措辭發出了上述警告。

據《財經》瞭解,這也是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第一次以氣候變遷作為年度人類發展主題。2006/2007年度,其關注的話題是水危機。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專門為這份名為《應對氣候變遷:分化世界中的人類團結》的報告撰寫的文章中稱,這份報告“敲響了警鐘”。氣候變遷會帶來“雙重災難”:首先是貧困人口的發展倒退,接著是全人類長期遭受威脅。

雖然類似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也難以避免颶風等氣候災難的破壞,但報告指出,氣候災難仍然主要集中在貧困國家。在發達經濟體組成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人們遭受氣候災難的可能性是1/1500;而在發展中國家,這一比例卻高達1/19,相差近80倍。

根據預測,到2080 年,全世界缺水人口將增加18億,冰川消退和降雨模式變化將對南亞北部以及中國華北等地區帶來嚴重生態危機。此外,洪水和熱帶風暴還將造成孟加拉、越南、埃及等沿海和低窪地區數以億計的人流離失所。

UNDP人類發展處處長凱文·沃特金斯(Kevin Watkins )給出的說法是:在全球範圍內,預計將有3.6億人成為“氣候變遷難民”。

儘管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中佔據的份額日益增多,但報告強調,富國仍然是造成這筆沉重的“氣候遺產”的主體。

根據1997年達成的《京都議定書》,發達國家(美國和澳大利亞未簽署這一議定書)需要在2012年以前實現規定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發達國家可能無法實現既定的減排目標。

即使以最為激進的歐盟為例,報告指出,歐盟國家平均起來僅減排了2%,距離《京都議定書》規定的到2012年減排8%的目標仍相差較遠;而在加拿大,目前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反而比1990年增加了27%,而該國的承諾是到2012 年減排6%。

報告建議,發達國家到2020年應實現在1990年水準上減排30%,到2050年至少減排 80%;而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主要排放國家也應在2020年達到峰值,然後到2050年減排20%。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執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納(Achim Steiner)在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解釋說,鑒於發達國家對氣候變遷問題負有主要歷史責任,因此希望它們進行深度減排;而發展中國家也需要減緩碳排放的上升幅度,並逐步向低碳經濟過渡。

不過,他也強調,發達國家需要為發展中國家實現這種過渡,提供資金和技術的支援。例如,中國興建了大量火電站,如果能夠獲得先進技術,碳排放將會明顯減少。

而現實卻是,目前發達國家對於發展中國家在適應氣候變遷上的援助遠遠不夠。在適應氣候變遷領域的多邊援助總額僅為2600萬美元,大約相當於英國一個星期的防洪支出。

因此,報告呼籲發達國家在2015年前,應每年至少向發展中國家提供860億美元的額外援助,以支援這些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並增強災後恢復能力。這一金額,預計也僅發達國家GDP總量的0.2%。

此外,報告還建議建立“減緩氣候變遷融資機制”(CCMF),通過每年撥款250億美元到500億美元,來增加對發展中國家低碳能源的投資,實現減緩氣候變遷的共同目標。

儘管如此,報告關於讓發展中國家承擔強制性減排義務的主張仍可能在中國、印度等國家中引發廣泛的爭議。畢竟,《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曾經確認了“共同而有區別”的原則,已經有印度專家認為這一新提法“是一種倒退”。

與1990年相比,中國和印度目前的年排放量都增加了一倍以上,而且兩個國家的經濟都在迅速發展。

對於主要發展中國家到2050年減排20%的建議,中國農科院環境與發展所研究員林而達也對《財經》記者坦言,這一目標可能很難實現。


UNDP | UNDP:全球80%的人口希望政府加强气候行动
新闻 | 联合国调查:全球近三分之二人视气候变化为紧急危机
UNDP | 环境恶化趋势严重影响全球贫困人口的发展
UNDP | 《2007-2008年人类发展报告》第二章摘录
UNDP | 《2007-2008年人类发展报告》第一章摘录
UNDP | 《2007-2008年人类发展报告》解读
新闻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2007-2008年人类发展报告》:应对气候变化──分化世界中的人类团结
UNDP | UNDP:全球80%的人口希望政府加強氣候行動
觀點 | 科學家:減少畜牧產品消費對實現氣候目標非常重要
新聞 | 聯合國調查:全球近三分之二人視氣候變化為緊急危機
新聞 | 聯合國專家:新冠是人類忽視氣候變遷的後果
觀點 | 印媒:印度人因為吃肉少對控制氣候變暖貢獻大
新聞 | 聯合國警告應對氣候變化迫在眉睫 或影響幾代人
綜合 | 全球各地民眾遊行呼籲加強應對氣候變化
綜合 | 報告稱經濟增長與應對氣候變化可實現雙贏